首页 > 最新信息 / 正文
提起“挂印封金”四个字,大家想到的都是关羽。可陈平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就玩过这一招了。话说陈平派使者把官印和赏金还给项羽之后,抄小路,奔汉营而去。原来陈平有一个老朋友名叫魏无知,此时在刘邦手下听差,陈平准备通过旧友,投靠刘邦。在投靠刘邦之前,陈平还遇到一次危险,但陈平很轻易的就化解了,这件事情充分体现了陈平的机智。
陈平想要到达汉营,需要度过一条河。当船来到河心的时候,船家起了歹心。原来,陈平气度不凡、腰挂宝剑,船家猜到他是一个逃亡的将领,腰中一定有金玉宝器,看来这个船家是个惯犯。船家和陈平的眼神一对,敏锐的陈平马上判断出此人不怀好意,立刻说道:“这大热天,划船很累吧,我来帮你”,语毕,陈平就脱了上衣,光着膀子开始划船。船家一看,陈平身上并没有值钱之物,也就放弃了邪念。这反应,大家佩服吧!

陈平到了汉营,经魏无知的介绍,陈平得到了一次集体面试的机会。刘邦一次性召见七个人,并且赏赐给这七个人一顿饭,吃完饭,就打发大家回去了。可是陈平并不想就这样失去机会,于是对刘邦说道:“臣有要事相告,过了今天,这件要紧的事情就失效了!”,于是刘邦留下了陈平单独谈话。谈了什么?史书未载。但谈话的效果非常的明显,刘邦非常高兴,非常的赏识、重用陈平。刘邦做了几件事情:
- 刘邦问陈平在项羽手下,官拜何职?答:“都尉”,则刘邦马上封陈平为都尉;待遇很高了,但还不仅如此;
- 让陈平担任参乘。所谓参乘,就是经常跟随在刘邦身边,以便随时参谋大事;这说明陈平刚一投降过来,就进入了权利的核心;
- 典护军。就是让陈平考察诸位将领,相当于让一个刚刚从敌人那边投降的人来考察自己的老部下。说明刘邦非常看重陈平;
- 当刘邦的老部下有意见的时候,刘邦反而更加的信任陈平。
以上这四点都非常反常,刘邦为什么这么重用一名降将呢?我想,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陈平带给了刘邦一条极其重要的军事情报——项羽的老巢彭城空虚。之后,刘邦就一路向西,直捣彭城,事情的发展应该和陈平给刘邦的预测非常的相符,所以刘邦从一开始就非常重用陈平。

但是,就在刘邦忙于搜罗财宝美女之时,战神项羽率领三万铁骑从天而降,仅仅用了半天时间,就把刘邦的五十六万联军打的溃不成军。刘邦本人也险些丧命。项羽有能力迅速回援这件事情,必然是超出陈平的预料,这让刘邦多多少少开始疏远陈平了。于是,当初不服气的人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在刘邦面前诋毁陈平了。诋毁陈平的人可都不是一般级别的人物,一个是绛侯周勃,一个是颍阴侯灌婴。此二人将来都做到了丞相的高官。即便是在当时,也都是重要的将领。这二人开始诋毁陈平,主要的内容包括:
- 陈平的人品不好;
- 陈平不是一个忠臣。
说陈平人品不好,主要是说两件事情:1)盗嫂;2)受金。所谓盗嫂,就是说陈平和自己的嫂子私通。此事纯属造谣,陈平的大哥对陈平非常好,陈平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情。况且,陈平对自己婚姻的计划是非常清晰的,就是要娶富婆,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的策划最终实现了娶富婆的目标。陈平既然定了这么明确的目标,怎么可能去盗嫂,影响自己的前途呢?受金就是说陈平受贿,此事后文再分析。
说陈平不忠,主要指陈平先是在魏王手下,后又转投项羽,现在又投靠了刘邦,所以说陈平并不是忠心之臣。刘邦听到身边人这样的汇报,于是对陈平起了疑心。开始调查陈平。
刘邦首先找到了陈平的引荐人魏无知,责怪魏无知一番。这个魏无知说了一番话,很耐人寻味。
臣所言者,能也;陛下所问者,行也。今有尾生、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,陛下何暇用之乎?楚汉相距,臣进奇谋之士,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。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?
言外之意就是你用陈平是不是打进了彭城?他能帮你赢得胜利就行了,其他的重要吗?说的很有道理,也能有效推卸掉自己的责任。但是,他的回答相当于承认了陈平的盗嫂受金。我们不能这么分析,魏无知此时的目的只有一个,推卸掉自己的责任。所以极力说明盗嫂受金对你刘邦夺取天下没有影响,你追究这些小事没有意义。而对于刘邦更关心的忠心问题却只字不提,因为这件事情我魏无知没有责任,当初你刘邦就知道陈平是投降过来的,否则也不会有情报,那是你刘邦用人原则的问题。
狡猾的魏无知能言善辩,说服了刘邦。刘邦招陈平前来责问,这一次,刘邦即不提盗嫂、也不问受金,只问一件事情,你陈平为什么总跳槽呢?这就说明魏无知的话刘邦听进去了。
陈平面对刘邦的责问,不慌不忙,回答道:
臣事魏王,魏王不能用臣说,故去事项王。项王不能信人,其所任爱,非诸项即妻之昆弟,虽有奇士不能用,平乃去楚。闻汉王之能用人,故归大王。臣裸身来,不受金无以为资。诚臣计画有可采者,大王用之;使无可用者,金具在,请封输官,得请骸骨。
我陈平总跳槽,不是因为我不忠心,而是之前的老板都不识货,所以我才跳槽。我听说你刘邦是识货的,我才来的。如果你不识货,我继续跳。再说了,我不是帮你打入彭城了嘛!这说明我是有才能的。用不用我,你自己看着办吧!
厉害啊!把球又踢给了刘邦,现在的问题不是我陈平忠不忠心,而是你刘邦识不识货。怎么体现你刘邦识货呢?给我升官吧!果不其然,刘邦给陈平赔礼道歉,还升了官。
最后,我们再说受金的问题。我们发现,刘邦没有问陈平受金的问题,可是陈平却回答了。“臣裸身来,不受金无以为资”,这话什么意思?我来的时候身无分文,现在我不收点钱,不够花。这明显是嫌官小啊!如果真的不够花,那就应该把收的钱也花掉了,至少花掉一部分。可是后面怎么又说“金具在,请封输官”呢?明明是一分钱没花,怎么说不够花呢?这个问题上,我看大有文章。

大胆猜测一下,陈平受金是有意为之,目的就是让其他人在刘邦面前诋毁自己。让自己有一次向刘邦解释的机会,原因呢?我想有两点:
- 陈平认为刘邦给自己的官太小,找机会求官;
- 陈平需要个机会解释自己频繁跳槽的问题。
陈平不能自己无缘无故的就去解释自己频繁跳槽的问题,所以得让刘邦自己问。那就干脆自污,让刘邦尽快责问自己。所以就收钱,收完钱还不用,这就是留后路。等你来问我,问我的时候,我就说我钱不够用,这明显是有预谋的要官啊。再进一步想一下,盗嫂的谣言是不是也有可能是陈平自己散布的呢?盗嫂的名声太坏,这一点只能是存疑,真不确定陈平会不会这么不在乎自己的名声。
经此一番,陈平的地位更高了,从此之后,陈平屡屡向刘邦进献奇计,史称“六出奇计”,成为刘邦最重要的两位谋臣之一。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谋圣张良。
不久,陈平就和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,眼看就要城破身死,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。陈平第一次进献奇计,利用美女和替身救了刘邦的命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请关注:
危险+陈平=机遇(三):荥阳城项羽困汉王,陈平用美女一救刘邦
本文作者:讲古场(今日头条)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705371271204438536/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- 搜索
-
- 06-24凤弈:太后逝世,临终前让凝芝守住江山,可敬,奈何皇上不争气
- 06-24危险+陈平=机遇(二):刘邦起了疑心,陈平却迎来了升官的机会
- 06-23历史透视镜下的“康乾盛世”,真盛世还是假繁荣?
- 06-23最好的贵人,是努力的自己
- 06-23乾隆一生有三任皇后,他最爱谁,她们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
- 06-23王莽的头颅有什么稀奇?竟然让历代皇帝收藏了快三百年
- 06-23儒学对科学零贡献?
- 06-23很多君王不仅是出色的领导者,他们还有一个文学的梦想
- 06-23古代被殉葬的人是如何死亡的?手段十分残忍
- 06-23两个女人是同样的名字,都与皇帝有缘,不同的是一个嫁,一个生
- 999℃国徐至琦丑闻连环爆民党大大选举今天举行 洪秀柱等6人角逐|国民党|台湾|洪秀柱
- 999℃机器人做北京文科数学卷 22分钟交卷考了105分|数学|文科|机器新郎穿胸罩敲脸盆游街人
- 999℃重庆遭暴雨袭击 受灾城区秀文笔文学qq积水最深达2米(图)|受灾|积水|重庆
- 999℃fuqinjie曹卫星赴贵州实地抽查耕保责任目标落实情况
- 998℃贵州发布地质灾害预警 贵阳六区市县风大明星小跟班子了险较高|贵州|贵阳|地质灾害
- 997℃热点 | 给他们点赞!贵州这2个集体和3名个人获国家秀文笔bbs文表彰!|贵州|集体|荣誉称号
- 996℃四川13个镇入围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落难少爷遇爱记有你家乡吗_四川
- 993℃持续强降雨致贵州12.7万人飒漫画105期受灾 1人失踪|贵州省|受灾|强降雨
- 993℃黔南长顺:开展常态化约谈 防止“小病”拖“皮特老爹大战公鸡大病”|约谈|小病|黔南
- 992℃雨量排名历史同期第三! 这个六月,贵州的雨“下过了头”|贵州|雨量重生之皇马老板|乡镇
- 06-22没有手机等电子设备,清朝王爷如何打发时间?贫穷限制了想象力
- 06-22刘伯温智慧:纵然人生很苦,可你依然不能辜负本心
- 06-22元顺帝把逃亡地放在今韩国济州岛,朱元璋竟默认高丽将其并入
- 06-22一个太监把明王朝带到地狱门口,一个文人恶狠狠关上了地狱之门
- 06-22历史上抗金名将岳云是怎么死的?原因是什么
- 06-21古代文人与缠足之关系
- 06-21隋炀帝流传1400年的谣言:后宫千万荒淫无度,这些谣都是谁造的?
- 06-21他是亡国之君的后人,举家逃亡日本,如今成显赫家族,回中国寻亲
- 06-21孔明:洞察天下,三分而定
- 06-21钟宜龙用一生守护英烈
- 标签列表
-
- 历史 (440)
- 贵州 (194)
- 清朝 (144)
- 不完美妈妈 (119)
- 明朝 (117)
- 经济 (92)
- 三国 (88)
- 黔南州 (88)
- 政治 (84)
- 曹操 (82)
- 唐朝 (81)
- 文化 (78)
- 中国历史 (76)
- 刘备 (71)
- 日本 (66)
- 宋朝 (63)
- 诸葛亮 (63)
- 乾隆 (60)
- 朱元璋 (57)
- 秦始皇 (55)
- 刘邦 (52)
- 春秋战国 (51)
- 康熙 (50)
- 黔南 (49)
- 河南 (46)
- 汉朝 (45)
- 秦朝 (44)
- 英国 (41)
- 北宋 (41)
- 西汉 (40)
- 匈奴 (40)
- 山东 (39)
- 南宋 (38)
- 贵州省 (38)
- 战国时期 (37)
- 东汉 (36)
- 唐太宗 (36)
- 史记 (35)
- 关羽 (35)
- 美女 (34)